Sony优化 sony相机背光校正什么意思

精选笔记 bchgfjyf56547 2024-04-18 14:49 10 0

一、sony耳机有什么软件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听音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但是有的时候,我们却受到了线材的困扰,如果你曾经遇到过这种问题,那么 Sony Headphones Connect电脑版就是你的福音。

Sony Headphones Connect是索尼无线耳机的一个应用软件,它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地上手使用索尼耳机,并且允许用户在不同设备之间切换无缝连接。目前,这个软件还可以用于电脑版。

首先来介绍下Sony Headphones Connect电脑版的安装。

首先,打开电脑,输入Sony Headphones Connect的网址,点击“下载”按钮即可。你也可以进入索尼的官网查找相关软件并进行下载。当你完成软件的下载和安装之后,启动软件进行注册并登录,就可以开始使用啦!

然后,我们来了解一下这款软件的主要功能。

无线控制和调整

使用 Sony Headphones Connect电脑版,你可以通过无线方式轻松地控制和调整耳机的音质、音量以及其他设置。你可以在电脑播放器上听音乐或观看电影,并通过 Sony Headphones Connect轻松调整耳机上的一系列设置。

音效优化

Sony Headphones Connect电脑版还提供了各种音效优化选项,如环绕音效、重低音等等。这些音效功能可以让你更好地享受音乐和影视作品。

自定义多种EQ

你可以手动调整自己喜欢的不同EQ,来达到心中想要的音乐效果。

除此之外,Sony Headphones Connect电脑版还有以下特点:

加强的环绕音效

使用 Sony Headphones Connect,你可以更好地体验耳机的环绕音效。实现卓越的立体声和音效是耳机的重要部分,Sony Headphones Connect通过无线方式校准了您的耳机,并进一步增强其音效外,还支持多通道播放,从而带来最具沉浸感的听觉体验。

先进的语音助手

Sony Headphones Connect还具备先进的语音助手。通过与配备语音助手的耳机配合,你可以使用语音控制来播放你最喜欢的音乐、跳过一首歌曲,甚至是拨打电话。

智能提示与自动控制

Sony Headphones Connect还支持智能提示和自动控制。当你在背景中进行操作时,耳机就会自动响应并调整到适合的模式,从而让你更加方便地使用它们。

总的来说,Sony Headphones Connect电脑版给我们带来了更加简单、智能的无线听音乐体验。如此方便的功能,相信会为很多音乐爱好者带来极佳的使用体验!

二、sony耳机有哪些

sony耳机推荐

索尼MDR-1ABT

推荐理由:外观设计精美、搭载DSEE技术

索尼MDR-1ABT属于封闭头戴式耳机,整体的做工一流,采用了低反弹材质的皮质头梁软垫以及人体工程学设计的耳垫,第一上手具有非常舒服的手感,戴上之后有一种被高档皮质包裹的感觉,不得不说索尼在耳机佩戴的舒适度方面做的还是相当出色的。

索尼MDR-1ABT的USB充电接口被很好地隐藏在了右耳耳罩的底部,一旁还有一枚小小的充电指示灯,索尼在这个方面做的相当细腻,在盖上USB端口盖后几乎完全隐藏,保证了耳机的整体一致感。索尼MDR-1ABT右耳外壳是完全隐藏的触摸式感应面板,并没有任何指示标识。

但实际上只要通过双击外壳就可以播放/暂停音乐、左右滑动调整上一曲/下一曲,上下滑动则调节音量。索尼MDR-1ABT左耳外壳底部则是麦克风、耳机口、电源键以及电源指示灯的位置。NFC标识被防止在了左耳外壳的位置,通过前端NFC与此处配对,就可以实现快速NFC连接。

索尼MDR-1ABT采用了40mm驱动单元,使其拥有了从低频到100kHz超高频的高带宽音频性能,可以区别高解析音频中音乐氛围的细微差别。振膜方面,镀铝液晶高分子振膜对不同音域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减少音染、重现细节。

索尼MDR-1ABT采用了LDAC(高品质无线音乐聆听)技术,可以实现3倍于Bluetooth*的数据传输,提升无线音乐聆听体验。另外,考虑很多蓝牙耳机用户使用音源普遍较低,MDR-1ABT还搭载了DSEE,可以在蓝牙模式下,还原高频信号和在音频压缩处理中经常丢失的尾音,提升自然音效。

索尼XBA-Z5

推荐理由:三位驱动单元、音质十分出色

索尼XBA-Z5是一款入耳旗舰耳机,延续了家族封闭入耳式设计,Z5在单元配置上也采用了一个动圈和两个动铁的结构,改变了振膜材质使其具备更高的响应能力。全黑的耳机外壳带给人更专业的感受,整个腔体均采用了高刚性镁质材料,镁质的高内损可抑制不必要的`振动,提高声音的透明度。

索尼XBA-Z5的耳挂采用了亲肤硅胶材质,佩戴起来更加有弹性且舒适。索尼XBA-Z5的插头采用L形设计,表面镀金,做工上乘。索尼XBA-Z5的内部单元采用了全新HD混合式三位驱动单元,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耳机由16mm镀铝LCP动圈单位加两个线性驱动动铁单元组成。

薄膜型镀铝 LCP(液晶聚合物)构成的振膜具备很高的响应能力,降低声音渲染并呈现清晰的中音和低音。为了重现深邃的低音,在振膜上增加了褶皱数量,使其对形变的兼容性更高,减少失真。

在动铁单位上,索尼XBA-Z5采用了新开发的线性驱动动铁单元,以T形对称式电枢取代了传统的U形电枢,能提升振动的垂直对称性,高度还原音源本来面貌。直接驱动结构将连接杆集成到振膜中,能无损传输电枢振动,呈现原声中所含的中频和高频声音。

索尼XBA-Z5还采用了节奏响应控制,动圈单元背面的超细声学导管能优化振膜运动,节奏响应控制能提升低音的瞬态特性,并精准传达节奏。由于索尼XBA-Z5耳机采用了多单元结构,分频自然是必不可少的。连接镁质超高频单元的多分支电路内的薄膜电容器有效降低振动和电气干扰,并实现精细的高频。

索尼XBA-A3

推荐理由:采用镀银线材、低频表现突出

索尼XBA-A3是一款动圈、动铁混合型的耳机,XBA-A3则是由1个全频单元、1个HD高音动铁单元与1个16mm直径动圈单元组成。其中动铁单元是索尼独自开发的,并且在上一代动铁单元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动铁的驱动结构进行了重新设计。

索尼XBA-A3单元内部的转子,以前单元用的是U型弦片,现在改变成了T型,可以使得上下振动更为均匀,提高对声音的还原能力。新的转子内部的振动板与连杆是一体化的,可以降低对于驱动力的要求,使得耳塞整体更容易驱动。

索尼XBA-A3搭配的是HD高音动铁单元,采用铝合金振膜,兼顾轻量与刚性。动圈单元方面,XBA-A3使用的是液晶高分子振膜。索尼XBA-A3耳机的线缆使用了镀银OFC材质,标配的耳机线虽然是非平衡结构。

但内部结构与普通耳机线并不太相同,L与R两边的地线在分线器结合的时候并没有合二为一,耳机线整体依然是四芯结构,直到插头输入端的时候才结合在一起,这种设计可以改善左右声道分离度、声音的延伸,低频表现也会有所提高。

索尼XBA-A3采用可换线设计,耳机端采用索尼定制的MMCX插头连接。索尼XBA-A3的产品重量约10g,不过面向XBA系列的平衡线缆是需要另外选配的,内部都是4根引线设计,左右声道的地线并没有合并,可以降低电流底噪声音的影响。

三、sony相机背光校正什么意思

么功能?

1)很明显就是不支持机身马达驱动镜头,这对于大部分D40目标用户不是重要问题,但对于一些摄影爱好者恐怕需要仔细考虑,尤其是喜欢用定焦镜头的。因为Nikon内置马达定焦镜头大部分是昂贵的长焦镜头,即使是平民级的AF-S定焦镜头也是一支特殊的AF-S VR 105/2.8Macro镜头,其价格远远高于D40机身本身。

剩下定焦镜头的选择就是Sigma,其中AF30mm F1.4 EX DC/HSM在非全幅数码机身上的等效视角相当于45mm,正好是标头的焦距,价格也在平民级:3000元左右。这个镜头的唯一缺点是焦外成像不太漂亮。

内置马达变焦镜头的选择比较多一些,这里就不罗唆。

2)没有包围摄影功能,包括包围曝光和包围白平衡。对我个人来说这不是什么特别大的问题,因为我通常在现场拍摄观看直方图来判断曝光效果。

3)不兼容的电池,这也是一个尼康比较奇怪的决定,为了减少机身体积他们不惜设计出一块完全不兼容的电池,体积和容量都比D50、D70、D100的小一些。

4)曝光补偿步进级只有1/3挡,D50还有1/2挡。

5)对焦区域从5个缩小到3个,就是把上下两个去除。必须承认,我很少用5对焦区域系统里面中央以外的区域,包括F5、F100、F80、D100等。也许我觉得那4个对焦区域的位置不够靠边缘,总之我很少用。而11点对焦区域系统的机器里面我倒是用比较多靠近边缘的对焦区域,特别是拍摄竖立格式人像时。

6)机顶拍摄信息LCD。这个减少倒是好事,在下面详细解释。

那么D40比D50增加了什么,或者说使用起来有什么优点呢?

1)第一应该是后背的LCD,从原来的13万像素2英寸增加到23万像素2.5英寸,与D200、D80的相同。加上缩小了一圈的机身,LCD占据了后背大部分面积,观看效果相当不错。

2)其次是取景器,其放大倍律从D50的0.75倍增加到0.80倍,如果加上1.17倍取景器增倍镜DK-21M,等效取景器放大倍数为0.936,几乎与D200、D80的0.94相同。当然D50和D70也可以使用这个增倍镜。

3)新设计和改进过的用户界面。D50被简化掉一些机身按钮和一个质量转盘以后,不少相机设置修改需要进入后背LCD菜单,这样机顶LCD的作用就不那么重要了。D40干脆一步到位,把那个鸡肋机顶LCD拿走,完全靠后背LCD来进行拍摄参数设定和更改。

以前我(拥有)和用过Pentax*ist Ds和Olympus E-300,也是没有机顶LCD。在夜间和黑暗场合实际上使用后背LCD更加方便,包括我用脚架拍T台时装我也有过期望能够更加快速可以从后背LCD进行更改。

D40除了可以使用和D50相同的菜单进行拍摄参数(感光度、白平衡、对焦模式、连拍模式、图片质量和大小等)以外,还设计了两个非常有创意和友好的用户界面。

在图形界面中有一个快门光圈画面,其形状会根据设定而改变,比较直观地显示快门光圈选择。此外选择这个界面也改变菜单的风格,灰色背景黑色字体。

从这两个界面中任何一个进行参数修改还有一个特点,每一个参数都有相应的图形显示。比如感光度,ISO 200是一个白天室外场面,ISO 400是在海上一条快速行程的船,ISO 800是夜景等等。白平衡也有相似的直观显示,对于新用户应该有帮助。

唯一要挑剔的是在使用图形界面时转动指令盘改变光圈或者快门速度时LCD显示的更改有点延迟,在传统界面里面没有这个延时。

在实际使用中我更加喜欢这个后背LCD用户界面,比起D50(和D40)进入菜单的更改要直观和快捷。配合上后面提到的用户可指定功能的Fn按钮,设定更改拍摄参数不会太麻烦。

4)用户可指定功能的Fn按钮,这个首先出现在Coolpix傻瓜相机的按钮,首先在D200上面出现在数码单反机身,是一个用户可指定功能的按钮。可指定功能包括:延时自拍、拍摄模式(单张、连拍、自拍、遥控等),影像品质/尺寸、ISO感光度、白平衡。我目前选择了白平衡,当按下这个Fn按钮时后背 LCD就会点亮,其中WB部分也被指定,此时旋转指令盘就可以选择不同的白平衡模式。如果把这个Fn按钮指定到其他功能,操作方式也相同。虽然比起 D200的专用按钮要麻烦一些,作为单反傻瓜至少D40比 D50进步了一些。

5)自动感光度改进。和D200、D80一样,自动感光度可以选择最高值,最低快门速度。这对于使用“快门速度+光圈优先”曝光模式非常有用。

6)最高感光度增加了HI-1,相当于ISO 3200,我还没有用过,估计全尺寸图片质量够呛,也许实在没有办法时才用。

7)润饰菜单(我更加喜欢繁体中文的翻译:修饰功能),这是从D80开始新增加的菜单,其中有D-Lighting、红眼校正、裁剪、单色、滤镜效果、小图片、影像合成。也许有人批评这些应该在后期电脑上运行的功能放在相机上多此一举,我有不同看法。

在大部分情形下确实这些功能在电脑上进行更加方便快捷,但如果你曾经有过出外拍摄卡用完而又没有办法立刻倒出图片时,这些润饰功能就大有用途了。比如你用了RAW拍摄,因为你对准确曝光没有太大把握。卡快用完时你可以挑选那些背光需要后期用Nikon Capture或者Capture NX的D-Lighting处理的图片在相机上进行处理,结果是你得到比较满意的JPEG图片,然后可以删除掉RAW(NEF)文件。

同样地,如果你知道照片用途不需要大尺寸,你可以用小图片或者裁剪功能。

顺便提一下,我觉得这个在相机进行D-lighting(局部改变反差)的使用方式要比Sony a-100的DRO(动态范围优化)更加合适,因为后者需要拍摄前设定,而且还有两种不同程度的选择,而D-Lighting在拍摄后进行。对于需要使用DRO或者D-Lighting场合的图片通常是光比反差比较大的场合,可以说是一种软件算法的人为补救。往往使用入门机的用户不知道什么是光比大反差的场合,如背光拍摄人像。你还要他拍摄前决定是否启动DRO,而且还要从两个不同设置里面选一个?

尼康的润饰(Re-Touch)菜单还缺乏了一些功能,如简单更改RAW文件设置像白平衡、锐化度、简单亮度补偿(不是D-Lighting),和转换RAW为JPEG文件的功能。如果有这些功能用户可以先用RAW拍摄,然后快速在相机内进行简单处理得到合格的JPEG文件而选择是否删除RAW文件。如果我没有记错Pentax的K10D就有这些功能。

8)我的菜单与D80相似,由用户自己选择显示哪些项目。但“我的菜单”藏在“设定菜单”里面而不像D2、D200一样单独出来。

综合这些差别,我认为只要用户不在意AF镜头选择的话D40无论如何都超过了D50,尤其在用户界面方面。我还希望那个后背LCD显示拍摄参数界面能够出现在一些高档的机器上面,因为在实际使用中真有这样的需要。